内容标题

面类小鹦复合基因阐述        

   

    面类小鹦就目前而言,全世界的新羽色已呈现出异彩纷呈,数不胜数的境况,早已不止前章所列的17种基础羽色了,但还不能称之为新品系,需知一个品系要建立,是需要很多年进行不断的提纯,复合,稳定工作,只至出现一个同类别羽色或基因之间搭配后,后代能非常稳定的遗传各项基因及表现性状。同时,在与别的品系间繁殖,也能比较稳定的遗传自身的基因,且具有相对独立及自身特点的遗传方式才行。因而,在此章节不再长遍赘述单一品系的问题,而着重对上一章节内单一基因的基础之上,累积叠加的双重复合基因,三重复合基因与多重复合基因的面类小鹦,加以阐述。

    上章所列的18种单基因品系,大部份都来自于三种羽色基因中的某一种羽色生成机理出现的变异(羽色的生成机理,将在基因与遗传大章节说明),但不管是哪项生成机理出现的变异,通过人为培育,都已具备稳定的基因和遗传。那么如果将上述的18种单基因加以复合,会出现什么情况呢?

一,双重复合基因

    故名思义,双重复合基因,就是在这18种基因当中,两种基因的互相整合,形成一个全新的复合基因品系,如果了解了这个方法,也就认识了品系建立过程与形成方式。以下就复合基因比较普遍的品系来举例说明。

1;黄金面

    黄金面这一品系,很多玩牡丹的朋友都认识,但仅限于知道这个品系全身黄色,面部橙色,背羽与主翼羽、副翼羽呈白色,尾羽橙色与黄色融合。但并不明白这个品系的基因组成。其实很简单。黄金面的双重复合基因,来自于橙面基因与黄化基因的双重组合而已。但要自己培育黄金面,却得把各类基因和它们的遗传方式认识和了解后,加以运用,才能培育出来。黄金面的遗传方式是两种隐性遗传基因的组合。现在黄金面这一品系的个体不在少数,也早就不是希罕的品系了!

2;白面派特(显派)

    白面派特的培育相对黄金面品系的形成,就要困难很多,这是因为单基因的红面派特与部分蓝化品系的绿金(银)顶或蓝金(银)顶组合,其红面基因会呈显性遗传方式,遗传到下一代。在这一过程当中,就得强化某种基因或弱化某种基因,然后再选种、复合进行培育。至于如何强化与弱化,怎么样选种与复合,相信有些资深玩家,早已了然于心。只说一点,面类小鹦当中的“红二代”的基因组成,有些鸟友就会明白。当然,同样是派特品系,底色的区别,羽色的组成,趴度的高低,基因的携带等情况不同,价值就差得远啦!另外,隐性派特的趴度一般会比较高些,但的培育难度,比显派要难的多。(世界上第一只显性派特,居然是一只白面派特,而不是红面的。)

3;白面美(澳)桂

       单一基因的美桂或澳桂,面部都是红色,那么要培育出白面的美桂或澳桂来,就要比培育白面派特还要难喽。这是因为在强化与弱化部分基因的同时,还得再进一步了解其遗传的方式,肉桂基因与部分蓝化的白面基因组合,遗传方式不一样。隐性遗传+隐性性连遗传的组合方式,在选种与复合的程度上,要求会更高,不了解遗传方式的话,很难有满意或惊喜的后代出现的。

      以上为双重复合基因所培育的国内较为普遍的面类小鹦品系,另外,还有包括日本桃、金面肉桂、黄化红头闪光、紫罗兰派特、紫(莫夫)肉桂、白面边化,边化红头闪光等等一系列品系,都属于双重复合基因的组合,在此就不加以一一阐述了。

二;三重复合基因

       同样,在双重复合基因的基础上,如果再加入一个单一基因,就会出现三种复合基因体现在一个单一个体的奇妙现象,当然,要培育这种聚合三个基因于一身,并显现出这三种基因的表现性状的单一个体。并不是1+1+1=3或2+1=3那么容易。以下举例来说明:

1;白头闪光派特

       白头闪光派特即聚合了白面、闪光、派特这三种单一基因,同时也汇集了隐性+性连+显性或隐性的三种遗传方式,聚合不同遗传方式的三种基因,目前全世界,已将白头闪光这一品系的遗传稳定性,培育的非常成熟。那么利用白头闪光+派特基因的组合,来培育这一新品系,会比白面派特+红头闪光、或者红头闪光派+白面以及绿(蓝)银顶+红头闪光+派特的培育方式,要简单的多。这种品系的基因复合,除了种群数量,时间消耗,最主要还在于如何通过不同基因在各自遗传方式上进行更好的聚合,这才是重点。更好的了解基因与遗传学相关知识,这才是培育新品系过程中最最根本的基础。

2;金头肉桂闪光

       同样,金头肉桂闪光也具有金面、闪光与肉桂的三重复合基因,所不同的是,这一品系的遗传基因组合方式是隐性+性连+性连的组合,虽然本质上三种遗传方式都属隐性遗传,但后两种基因的方式和完全意义上的隐性遗传还是有所差别的。相对于白头闪光显派品系,自己培育金头肉桂闪光的难度还是很大。只是上例的白头闪光派在改色的过程中又有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而金头肉桂闪光的羽色目前国内要单一的多。

3;淡化紫罗兰显派+高趴白头闪光显派

    这组的两个品系,也都是属于三重复合基因的组合。第一组淡化基因、紫罗兰基因与显性派特基因组合的品系,遗传方式是属于隐性+半显性+显性的遗传方式。另一组高趴白头闪光显派则和这一级第一组的基因是一样的,只是这一组的鸟是蓝系基因的白头闪,而第一组是绿系基因的白头闪。除了体羽表现性状有所差异外,反映到头部顶色和主翼羽边色上,也会有白色与黄色的差异。(以下图片来之泰国美鹦鸟舍)。

    除了以上三个品系以外,还有包括黄化白头闪光、紫罗兰白头闪光、白头闪光边化、白头闪光华乐、边化闪光派特、肉桂白头闪光、黄化肉桂红头闪光、华乐闪光派特等等品系,也都属于三重复合基因。如果以这一系列的复合基因品系为基础,再进行深层次的体羽改色,那么将会培育出多重复合基因的新品系了。

三;多重复合基因

    三重复合基因以上的组合,我个人称为多重复合基因,现目前出现有四重复合甚至于四重以上的更为多样化的基因组合,今后几十年,甚至会出现更多基因叠加的复合品系,那就会更加的让人眼花缭乱了!

1;薰衣草

    鉴于多重复合基因的品系,名称组合会很长,也为了区别于同类基因组合而出现的不同表现性状的个体,培育者可以为自己所繁育的品系命名。比如这组的“薰衣草”品系。薰衣草品系的基因名称为--“淡化紫罗兰美国肉桂白头闪光”,基因来自于淡化系、紫罗兰系、美桂系及闪光系的四重复合基因,遗传方式表现为,隐性+半显性+性连+性连的遗传方式聚合。薰衣草基因当中的美桂基因,对稳定这一品系的体表羽色作用非常大。美桂基因是将黑色素转变为棕色素的作用机理(华乐基因也是一样,但程度有所区别),转变的棕色素程度,相对肉眼来说,在薰衣草这一品系上,很难分辩出深浅程度。这样的作用机理,对稳定这一品系在后代羽色上的表现,作用不言而喻。

 

2;伊莎贝尔

       这个品系的基因组合与薰衣草的组合基本类似,基因全称为--“淡化紫罗兰澳洲肉桂白头闪光”,其基因来源,除了用澳桂来取代美桂的基因外,其它都一样,包括遗传方式的组合也是如此,反映到羽色上的表现性状,则伊莎贝尔品系表现的更为素雅,颜色更淡的后果,在繁育的后代表现性状上,就会表现出基因的不稳定性。相对来说,伊莎的遗传稳定性没有薰衣草来的隐定,和两种肉桂在遗传上对黑色素的转变有关系,澳洲肉桂对黑色素的作用机理,是直接抑制,而在抑制过程中的程度,谁都无法控制,后代的表现性状,自然会有所区别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,随着伊莎这一品系的普及,种群数量的增多,同类程度基因的不断强化,相信伊莎这个品系,也会表现出相当的稳定性来的。

 

 3;松石蓝边化显派白头闪光

       这一品系的基因组成,也是一种很奇妙的组合。松石蓝+边化+显性派特+白头闪光的基因组合,基因的遗传方式为隐性+隐性+显性+性边/隐性的遗传方式,这个品系,利用了显性派特趴度相对不会太高的特点,将其与边化结合起来,再加上松石蓝的羽色,不会让整体的体羽看起来过于浅色,以配合边化基因的凸现,这样的方式,能够很完美的将主羽边缘的边化效果体现出来,再加上白头闪光的基因,真的是一组非常完美的基因给合。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类似于以上高等级多重复合基因的品系,国外目前也不在少数,包括:紫罗兰肉桂白头闪光派特,紫罗兰边化白头闪光派特,莫夫边化白头闪光派特,紫罗兰肉桂边化白头闪光等等,只是现阶段国内用来培育这一等级的双重或三重复合基因品系,目前种群数量还偏少,因此暂时还不足以形成大规模、高等级的的多重复合基因的各种品系。

       以上阐述了基因在复合或叠加过程中的各种品系的类别与名称,那么,如果是单基因不断重复强化同一基因类型,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?再来举一些例子来进行说明。

1;部位蓝化基因之蓝银顶;前段说过,部分蓝化(parblue)基因是18种基因类型中相对比较复杂的一个类型,部分蓝化基因分化出淡绿(aqua)和浅蓝(turquoise)两类单基因以及中间型的非定型个体类型,如果用中间型的蓝金顶个体,如何培育出蓝银顶呢?答案就是不断重复基因,提纯+强化,选出理想个体,再提纯+强化。直至培育出面部纯白,体羽相对纯色的蓝色银顶个体。

2;紫罗兰基因之紫罗兰:有些爱好者看到过不少体羽泛绿色毛,或顶额带橙色顶的紫罗兰,也有人称之为“紫罗兰金顶”。其实,这种羽色现象,也是同一品系鸟之间,基因纯度不一样导致的个体差异,同样进行强化后,择优去劣,三代左右,这些紫罗兰的基因会非常纯,面部雪白,体羽深紫。出现大家所谓的“重紫银顶”紫罗兰个体。

3;黄化基因之白小鹦;众所周知,绿系的鸟黄化,会出现黄色的体羽,而蓝系的鸟黄化,会出现白色的体羽,但牡丹鹦鹉的基因世界中,还尚未能培育出一只真正的纯蓝基因个体,那么白小鹦的培育,就来自两种方法,其一,黄化基因强化,这种方法,培养代数就不太好说,但现实情况是,黄化的不断强化,选出淡化的个体,再不断优化,会出现黄色基因越来越少,近似象牙白的体羽。但这不是真正培育白化基因的方法,所以出现的个体,基因上还是属于黄化,只是体羽看起来近乎白化。其二,蓝化+黄基配种黄化+蓝基的个体,培育的后代,选出同样具有上述基因的个体,再行搭配,将蓝化基因进行彻底黄化,那么理论上将会有概率出现完全意义上的,可以遗传的白化个体来。当然有些理论,是用减法,来减除个体基因,出现白化。这点本人还在学习当中,不敢乱加评论。等明白这一理论了,再和大家交流。

4;淡化基因之原理:前篇提过,淡化基因“Dilute”,也称为稀释基因,其作用机理不像美桂基因的深色素转换成灰色素,而类似于华乐基因对深色素的转变方式,具体表现为,对体羽色素的不规则沉淀,转变成全身体羽色素深浅度分布比较均匀的表现。也就是说,淡化种这一部分黄化品系,是将体羽分布不均的色素,进行平均分配,让整个体羽色素表现一致。这也是比较容易区分某一只鸟,是否为淡化种的,较为直接的判断方式。

5;薰基因和伊莎基因的称谓:严格意义来说,薰基因与伊莎基因的称谓,是不科学的说法,薰或伊莎都是多重复合基因的共同表现品系,即淡化+紫罗兰+闪光+美桂(澳桂),而多种携带基因在遗传过程中,是分别遗传,共同表现的,也就是说,自身具有的基因和携带的基因,应该分开表述才行。另外,只要具有上述四种基因之一或以上,称为薰基或伊莎基,也是不严谨的,就像一只号称紫闪基因的紫罗兰,而正确说法是(白头)闪光基因紫罗兰,所以号称薰基或伊基的说法,是一种误导,也是繁殖者不负责任的说法。这种显而易见的错误称谓,希望随着国内牡丹鹦鹉繁育的日益发展,大家能以更科学和严谨的名称来定义称谓各品系,也避免新人能少走弯路。

       相对于单一基因的强化,在基因复合的过程中,每增加一组新基因,难度就会呈几何级数增加,因而数量相对于单一基因或双重复合基因的小鹦数量,要少得多。这是因为随着复合基因数量的增加,在繁育过程中,还会出现很多的体表性状的变化,诸如:公鸟与母鸟不同基因的体现与携带方式,体表羽色的表现类型,返祖现象的不断出现等等情况,都会导致同一窝鸟,具备三重复合基因的会比较稀少,甚至一窝里一只都没有。再加上国内本身种群数量也不多,繁殖周期又相对比较长,对基因遗传方面的研究还在学习和摸索,因而能达到品系自身要求,或出现培育者主观要求的单鸟个体,少之又少。因而现目前,在国内,要出到多重复合基因的顶级鸟,种群基因+合理搭配+运气,三者缺一不可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本文内容由www.cpb-lb.com网站收集整理并原始创作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转载请注明出处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2014年10月31日

 

 

 

 

版权所有www.cpb-lb.com 牡丹鹦鹉主题网站